主页 > 动态资讯 > 资产评估 >
中国会计报:用心蕴养评估团队 用情温暖人心
2014-08-18 20:22
一走进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一种温暖的感觉扑面而来。
路遇的每个员工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中通诚网站首页上的12个字:诚信务实、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董事长刘公勤的办公室同样散发着一如她本人的温暖感觉。
坐在沙发上,听着讲公司的大事小事如数家珍,忽然就明白了:温暖其实来自于真诚的心。
“我做给你们看”
光阴流转。十几年前的中通诚,可不像现在是评估总值达数万亿元、下辖3家分公司和2家子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业内前十的知名品牌机构。
1998年9月16日,刘公勤临危受命来到白天昏如夜晚、遍地是烟头、位于狭墙间临建仓库内的中通诚所在地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内部形不成凝聚力,很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还有人索性把公司的项目拉给其他公司。”刘公勤回忆说。
公司艰难如斯。当时公司的账面上只有3万多元,而负债却达40万元左右。为了增加公司收入,作为董事长,刘公勤自己跑起了业务。“有一次,我带十几个人到深圳做项目,坐的是火车硬座,住的是6人间的大通铺,条件特别艰苦。”回忆往事,刘公勤眼中莹光闪动。
事实上,当时从队伍培养到制度建设,从业务探讨到跟踪客户,甚至连评估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她都要从头做起。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半年多的奋斗,中通诚人惊奇地发现,公司账面上再也不只是零星的数字。
“有一次,客户把30万元打进我们账上时,我们高兴得跑到当时的小院子里,手拉手地跳了起来。”一切正如刘公勤在上任时所说的:“我到底能不能做公司的老总,不是任命书上说的,是你们心里认可的。我做给你们看。”她用自己的行动和真诚打动了中通诚人,也把“真诚务实”的企业文化注入了中通诚人的心。
“她是人生导师”
公司的发展好了,很多老总想的是如何快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刘公勤想的却是如何培养人才和提高公司的专业水平。
对她而言,公司更应给每个人量身定做成长的平台,让每个中通 诚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为此,她一直努力为员工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新员工来了,不仅有全面培训,还采取“导师制”,由专业骨干“一带一”,做好传、帮、带,让新员工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仅体现在员工的职业规划上,也渗透在衣食住行之中。
1998年,是公司最艰苦的岁月。当时,即使效益好的公司也不过给员工喝桶装水,刘公勤却力主买了2部纯水机。“很多员工下班之后,都用水瓶装水回去给家人喝,说这水甜。”想起当年的情景,刘公勤还忍不住微笑。
从那时起,中通诚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预订员工的工作餐之前,都要先去餐厅的后厨看看卫生情况。现在,中通诚依然有一个专门的员工餐厅。“现在的工作餐用的是中医药大学特别调配的金牌药膳。”刘公勤告诉记者:“关心员工就要从衣食住行做起。既关注他们的成长,也关心他们的健康。
久而久之,员工不仅会对公司产生深厚感情,公司也拥有了一批专业优秀又真心做事的人才。”中通诚还定期举办生日会、拓展等活动,帮员工解决单身宿舍、孩子上学、住房融资、毕业生进京落户等难题。员工们戏称这些是“全方位关怀”。戏称背后,隐藏着中通诚人对公司的热爱、对刘公勤的信赖和对公司文化的认同。
刘公勤也十分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既然来到中通诚,我就该把这个企业做好。企业做得好,其实是凝聚在每个员工身上的。”正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赋予了中通诚人成才的良好空间,也让众多优秀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中通诚“反哺”公司,打造了中通诚高层十几年不变的奇迹。
其实,中通诚的人才同样有各种机会跳槽。也有一些人被其他单位挖走,却都难忘中通诚。“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我生日那天,一些离开中通诚的员工还会给我送花。
每年如是。这是一份特别深刻的惦念。”刘公勤动情地说:“这让我觉得自己虽然有些年纪,但跟着年轻人一起打拼,值了。”正如有的员工所说的:“她是我人生的导师。”
一份真情的力量
以心换心。刘公勤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员工的关切,员工也同样用高效优质的服务回报了中通诚。无论是刘公勤严格要求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还是她在 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诚信务实和以人为本,都由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形象传递给了客户。
如同蕴养玉石一般,刘公勤用心蕴养了中通诚的专业人才队伍,让这个团队做事用心、做人真诚。
这份用心和真诚延伸到了客户中,自然形成了客户至上的准则。
“我们对客户满意度非常关注。每个项目做完后,都要给客户发满意度调查表,由客户打分。”刘公勤说,只要有项目的客户满意度不是满分,她就会询问原因,找出改进的方向。正因如此,中通诚的形象随着客户评价流传在行业之中。这让身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的刘公勤深感安慰。
她告诉记者,“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中通诚用“以培养造就人、以事业留住人、以情感激励人、以待遇吸引人”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人才蓄水池。“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公司发展成为百年企业,这才是股东价值真正的最大化。”这些还不是刘公勤这份用心和真诚延伸的终点。这份真情从对员工的关心,到对客户的关注,到对行业的关切,最后拓展为对社会的关怀。
提起中通诚在赤水十几年如一日的捐助,刘公勤就不禁想起2003年的第一次赤水之行。“一进教室,什么都看不见。眼睛适应了,才发现一屋子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孩。房子里特别黑,老师和孩子就这样上课。”当即,刘公勤就代表中通诚捐助了10万元。此后,她还带着公司的员工及其家人到赤水捐助。除了赤水,汶川地震等灾难现场都少不了中通诚的身影。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公勤的用心和真诚让她实至名归。
但刘公勤只把这些作为自己的本分。她说:“应该鼓励年轻人扎实做好一份工作。现在回头看中通诚的发展,就知道踏实沉稳地前进是对的。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经济发展得快了,很多配套工程就跟不上了。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我现在就立足于把自己的企业干好,力所能及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