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动态资讯 > 政策法规 >
北京专员办:全面提升财政直接支付审核质效
2014-06-20 20:59
2014年6月20日 来源:北京专员办
北京专员办在财政直接支付审核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方式方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预算单位普遍面临的政策理解不清、送审资料不全、审核效率不高、沟通渠道不畅四类问题,促进审核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一是组织培训,宣讲政策。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服务、操作演示等形式,向预算单位宣讲财政直接支付相关政策及申报操作流程。首先,开展集中培训,先后组织3次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培训,涉及上百个预算单位的二百多名经办人员;其次,主动上门服务,即现场核查时选择部分首次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预算单位作为核查对象,在了解项目情况的同时,对预算单位进行业务培训;最后,演示操作流程,所有初次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预算单位,审核人员都会向其经办人员详细演示网上申请操作流程。
二是制订规程,明确标准。制订《北京专员办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审核工作操作规程》并在外网频道公开。操作规程分基本建设、大型修缮、科技三项费用和行政事业四类明确每一类项目申报应提供的资料。公开财政直接支付四级审核流程以及各级审核要点等内容。通过规程的制订,预算单位提供何种送审资料有处可查,审核人员关注哪项审核要点有据可依。
三是网上审核,提高效率。率先自主开发外网财政直接支付审核软件并在试点后大范围推广应用。截至2013年底,已有525个预算单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完成了财政直接支付审核。网上审核不仅减少了预算单位多次送审资料的工作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审核效率,即使审核高峰期也能保证所有支付申请及时审核完毕。
四是双向沟通,搭建桥梁。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与预算单位和财政部进行沟通,充分发挥预算单位与财政部之间的桥梁作用。例如,由于预算执行进度考核压力,部分预算单位违反合同规定,超进度申请付款。北京专员办一方面及时向财政部反映问题并建议优化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方式;另一方面要求预算单位提高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完成预算执行进度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关系。通过积极沟通,既严把了审核关口,又让预算单位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