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动态资讯 > 政策法规 >
朝阳分局采取“1+3” 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推动
2013-11-27 19:46
近年来,朝阳分局结合辖区“国际化资源丰富,文化市场发达”的特点,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发展的重点环节,采用以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准入、扶持、行为规范三管齐下的“1+3”工作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推动辖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朝阳区注册的文创企业已超过4.5万户,预计全年收入将突破2300亿元,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13.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全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数量、收入、从业人员数量等主要指标均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此外,朝阳区文创企业还保持着年均新增注册约5000户的快速增长势头。
一、以园区建设为引领,优化整体发展环境
根据总局与北京市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首都广告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于2012年5月31日开园。该分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协助北京市局和朝阳区委、政府统筹规划,切实有效地为园区建设提供了组织、政策和资金“三项保障”,认真做好宣传、规划和服务平台建设“三项服务”工作,全面推动了园区建设工作,并以园区建设为引领,推动辖区政府出台包括登记注册、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扶持、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等内容的文创产业优惠政策体系,优化产业整体发展环境,逐步增强辖区吸引力,形成文创企业聚集效应,构建起完整的文创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注册资金超过6亿元,仅今年1-7月,园区入驻企业已累计上缴税款5298.73万元。
二、创新准入工作机制,提升产业服务效能
一是运用前置服务平台,提升准入工作针对性。在辖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立登记注册前置服务平台。由园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担任服务人员,根据企业的不同分类,通过分局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和“一口受理、多证联办”审批服务新机制,为园区管理部门和街(乡)政府认定的重点文创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提升准入工作的针对性。
二是运用多证联办机制,提升准入审批效率。对于可以通过“一口受理、多证联办”审批机制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文创企业申请人,只需其向统一的受理窗口一次性递交所需材料,缴纳所有费用,在登记受理后的四个工作日内即可一次性领取与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统计部门相关的证照文印,有效改变了以往“一个申请人面对多个行政机关”的受理机制,压缩了审批时限,提升了审批效率。
三、多种渠道扶持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一是资金扶持。认真落实《北京市国家广告产业示范区广告产业试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已累计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扶持资金7000万元。同时,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北京市文化创意发展专项(产业类)资金支持项目。目前已召开各类说明,推介活动30余次,参会企业达1000余户次。
二是融资扶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搭建融资平台,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向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的文创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联合行业协会、私营个体协会,为文创企业与银行对接、沟通搭建平台,促进动产抵押、商标质押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三是品牌扶持。积极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提供政策指导,鼓励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积累品牌资产,充分发挥品牌资产在人才吸引、资金聚集、技术升级、市场整合、业务代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全面优化文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规范行业交易行为
针对辖区动漫行业发展迅速,交易活动活跃和电影行业预付费交易行为普遍的特点,积极调研,制定了《动漫制作合同》和《电影院预付卡买卖合同》区域性示范文本,对交易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有效防范了常见交易问题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契约签订的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为两个行业交易行为的规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后,该分局还将继续推动文创产业合同示范文本的制作推行工作,确保辖区文创产业交易行为规范。